巨头绞杀下, 第三方BMS的空间号称“窄门”。
©图源|高特电子
文|王璟 裁剪|杨倩
开始|储能严究院
5月16日,储能电板不停系统(BMS)行业领军企业杭州高特电子开辟股份有限公司(简称“高特电子”)在杭州举办生态伙伴发展大会。
会上,该公司发布历时四年打造的「数据工作体系」,搭上AI波浪的快车,也预示着其正从“系统工作商”向“数据工作商”转型。
这是该公司成立以来第三次政策转型,——从硬件赛谈趁势切入软件工作赛谈。
据悉,该体系以微网运营不停平台为基座,构建“数据团聚、预测、会诊、走动、结算”五维闭环,旨在通过整合产业链资源,推动储能行业从传统制造向数据驱动的智能工作演进。
与此同期,高特电子与赣锋锂电、东方日升、中改进航、公牛集团、博时新能源、明好意思新能源、果下科技、信义储电等多家产业链企业签署政策互助合同,共同组建“数据工作生态伙伴定约”,探索互助共赢新模式。
更引东谈主细心的是,高特电子还辘集英大财险、蚂蚁数科、招商银行等金融机构,达成金融资源协同互助,助力贤慧微网边界化落地。
这一系列动作开释出热烈信号:高特电子正加快布局储能生态,试图以数据为核心重构产业价值链。
毕业于浙大77级半导体专科的徐剑虹,于1998年景立高特电子,该公司历经27年发展,天然在三次产业迭代波浪中碰到冲击改造,却弥远围绕“电板检测与不停”(BMS)深耕不辍。
高特电子董事长徐剑虹曾示意,“我就想作念一个卖油翁,络续千里淀,络续从量变到质变”。
BMS被视为能源电板/储能电板“大脑”,即通过电压、电流、温度、荷电状况(SOC)估算等核心看法的监测,可杀青对电板系统保护和故障处理功能,从而确保电板大致获取最好性能和最龟龄命。
从最初为传统燃油车提供铅酸电板检测系统,到2010年收拢新能源汽车风口转型能源电板BMS,再到2021年全面转向储能赛谈,高特电子此前已完成两轮“断腕求生式”政策救援。
尤其在2021年,面对能源电板BMS市集被整车厂和电芯厂商挤压的窘境,高特电子手脚第三方BMS提供商,堕入有计划窘境、现款流极为垂危,而彼时储能蓝海正在起势,徐剑虹决然将业务重点转向储能领域,并四处驰驱,为企业争取到了弊端融资。
侥幸的是,凭借BMS多年工夫积贮和法式制定申饬,以及与国网开发的缜密接洽,高特电子速即“起死复活”。据相干数据统计,该公司在第三方储能BMS市集占据最初地位,2021-2023流通三年市占率超30%,稳居国内第一。
此外,高特电子还深度参与多项国度法式制定,包括《GB/T 34131-2023电力储能用电板不停系统》等行业范例。
频年来,高特电子屡获本钱敬重。
2024年1月4日,公司获取超亿元Pre-IPO轮融资,于今已完成至少四轮融资,引入国度电网、中石油、中石化、深圳国资委4家央企旗下本钱,招银外洋、澜起投资、上海金浦本钱、紫峰本钱等着名机构,以及阿特斯等数十家分量级政策投资者。
图源:天眼查
储能BMS家具质能由“芯片+算法”决定。早在2016年,高特电子便脱手自研BMS芯片计较,现在已杀青前端汇注与主动平衡芯片的边界化期骗。
限制2023年7月,该公司实战形式累计高出3000个,融券客户高出500家,产能40GWh,累计出货量高出25GWh。
据悉,该公司在储能系统的边际会诊、数据挖掘、安全预警等方面执续参加,构建起涵盖硬件、软件、数据工作的竣工处置决策,其双向主动平衡工夫据称能使储能电站收益率晋升20%。
2024年底,高特电子发布其第二代BMS系统,并签约中能建、许继电科、中车株洲所、中国石油济柴能源、西电电力、天合储能、中改进航、阿特斯储能、科华数据、四维能源等10家互助方。按原计较,该公司曾示意在往日将推出第三代无线BMS系统,澈底摈弃汇注线束。
据知情东谈主士显露,高特电子最新估值已达到35亿元,相较2021年的4亿元翻了近9倍。2023年12月,公司慎重进入IPO带领阶段,由中信证券担任带领机构,上市进度一度激励外界高度怜惜。
但是,令东谈主巧合的是,尽管融资络续、功绩亮眼,其IPO发达却在审核政策趋严的环境中堕入停滞。明好意思新能源、沃太能源和力高新能等多家储能企业均因不同原因闭幕了IPO进度。
有分析以为,IPO告捷的弊端在于财务健康和工夫改进智商,这或与面前本钱市集对储能细分领域的评估趋于安祥感性关连,也可能波及公司里面治理结构优化等要素。
跟着“双碳”标的执续激动,我国非化石能源破费比重将在2030年达到25%以上,储能成为撑执新式电力系统的弊端基础要领。
据中关村储能产业工夫定约(CNESA)数据,限制2024年底,中国新式储能累计装机边界达到78.3GW/184.2GWh,同比增长126.5%/147.5%。展望期望场景下,2030年新式储能累计装机边界有望达到326.2GW,险些再度翻倍。
手脚储能系统的核心法例单位,BMS市集需求随行业爆发式增长而速即扩大。但是,2024年储能BMS领域的价钱战也愈演愈烈。据统计,工交易储能形式中,BMS成本约占总系统成本的5%-10%,行业同质化较为严重,单价区间已执续下滑至0.06-0.08元/Wh,堕入蚀本边际。
更进击的是,各大头部储能系统集成商如阳光电源、宁德期间、比亚迪、出路储能、中车株洲所等均高度心疼BMS这一电芯“智能核心”,纷纷伸开自研BMS,留给储能第三方BMS的空间似乎并不富饶。
据中国电力企业辘集会《2024年电化学储能电站行业统计数据》,限制2024年底,往日已投运电站装 机中,BMS厂商TOP 5为:阳光电源、海博念念创、协能科技、比亚迪、高特电子,总能量27.31GWh、占比56.08%。
其中仅海博念念创2024年储能出货量达11.8GWh。阳光电源、比亚迪亦然实力强盛的头部玩家。
这也意味着,高特电子在国内投运电站中的BMS骨子市占率并不高。
面前,储能BMS正濒临与新能源汽车BMS一样的窘境:在储能系统集成商的辘集绞杀除外,储能厂商、业主等互助方是否对向第三方开放核心数据心存畏缩?
正如相干投资东谈主所指出,“新能源汽车的三大核心部件中,电控(含BMS)最为弊端。特斯拉、蔚来等主流厂商为保险数据安全与工夫壁垒,大齐选拔自研算法,而非依赖外部供应商。”
而高特电子昔日在能源汽车BMS领域的出局,恰是源于主机厂对核心工夫的自主把控。
犹如面前的能源电板BMS领域呈现袼褙恒强的形态,储能BMS也走在一样的轨谈上。据QY Research(恒州博智),限制2024年,各人BMS市集主要由比亚迪、Tesla Motors和宁德期间主导,这三家企业占据了高出35%的市集份额。而这三巨头在储能BMS领域无疑将复制并舒服其壁垒上风。
在巨头暗影下,高特电子能否在储能大数据领域执续保执最初?其新推出的「数据工作体系」又是否能真的绽放第二增长弧线?谜底仍有待时候考据。